“多元与分享——网拍的引力”论坛 (精彩摘要)
2015年5月31日,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易苏昊先生、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先生、艺典中国CEO邱童先生、以及微拍全球副总裁张桨先生就“多元与分享——网拍的引力”为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讨论。现将现场谈论摘要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主持人:前两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拍卖的文章,印象非常深刻,文章题目是“传统拍卖离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有多远?”其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意思,他的原话是:简直不敢相信,在已经能够预约上门美甲的今天,我们的顶尖富豪们还在使用19世纪末发明的工具竞相争抢全球最顶尖的艺术品。这句话确实有些尖锐,可能有失偏颇,但是它也反映了大众对互联网的期待。那么首先请问易苏昊老师,作为传统拍卖行业的资深专家,您对互联网拍卖怎么看?
中国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易苏昊先生
易苏昊:互联网时代非常了不起,是个伟大的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各个行业来讲都是这样的,那么在艺术品领域中呢,我已经非常注目网上拍卖,在坐的有两位,艺典中国的邱总和全球微拍的张总,他们都做得非常的前卫。艺术品主导的传统形式,从古到今都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从1744年苏富比和1766年佳士得创办到今天,拍卖行发展迅速,拍卖的基本形式是一样的,将文字、质量、照片,真伪很多东西数字化,文字化,然后放到一个平台,也就是今天农展馆这个平台展示。有一定的时间,给大家一定视野上与手感上的展示。我也关注过艺典中国网拍,网上拍卖平台比传统拍卖的平台要大,辐射面广至几万、几十万人。而传统拍卖,最多也就能够几百人至上千人。我在西泠世贸大厅参加过一次拍卖,当时大楼里有压力表,提示人太多,已经不能再进了,现场拍卖有他的局限性。但是我想两者相比较而言呢,我说过互联网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将主导和替代传统,这个我坚信不移,但是需要几个条件。怎么样将传统拍卖的结合传统拍卖的优势优点,这是很重要的,传统拍卖有展示,网拍的线下体验店在哪儿,网上再好的三维观看与手的触摸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文物,手感和目测是很重要的,就是所谓的上手。如果网拍能将传统拍卖的优势结合起来,那传统的拍卖就非常危险了,就有可能会被互联网时代淘汰。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勇先生
主持人:现在有请刘总接着易老师的观点发言。
刘尚勇:我的理解不一样,我觉得传统拍卖和网拍有不同的风险。传统拍卖实际是服务于少数人,对服务对象要求很高,服务对象对平台要求也很高,传统拍卖要解决的是社会少数精英之间的互动,尤其对互信关系有很高的要求,大家由长期搭建的相互信任联系在一起。网拍没有门槛,是平等、开放、宽容的,面向无穷无尽的兴趣爱好者。但是网拍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紧密的信用关系,如何在网上卖掉1亿元的东西呢。当你说不清它的真假、出处、来源的时候,有没有人敢花一亿元买你的东西。
因此在网上去构建一个信誉关系,起码在暂时是不太容易的,这也是网拍暂时无法替传统拍卖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同时,网络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最近有一个时髦的词语,互联网+,被写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里,互联网+,绝对不是互联网-,互联网可以加一切传统行业。互联网-是什么呢,是说当互联网拍卖出现,传统拍卖就被取缔了,这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中国智慧,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一带一路”一样,是一种互惠关系,越加越多,没有零和关系。我觉得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一种普惠价值观,它对目前西方所提倡的普世价值观做了补充,西方普世价观体现的是民主、尊重、个性解放,普惠价值观是大局观、天下观,不是简单的以人文本,而是以他人为本,让他人好,同时自己也好。我觉得未来这两个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会将人类文明带入一个新的方向,所以,我特别看好互联网+,一定不是互联网-。
主持人:谢谢易苏昊老师、刘尚勇老师精彩的发言,现在我想问一下邱童及张桨老师,你们现在分别代表艺术品电商艺典中国和微拍群微拍全球,这是两种不同的网拍方向,你们能讲一下各自的经营模式和你们之间的区别吗?
艺典中国CEO邱童先生
邱童:我很惊讶刘总对互联网+理解得那么深,我见过一些做互联网拍卖或互联网艺术经营的人,经常说要颠覆、消灭传统。其实互联网和传统并没有站在对立面,举个例子,淘宝并没有消灭生产行业和制造行业,反而让他们更加兴荣。淘宝消灭的是百货商场,大部分的百货商场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客户了。而在淘宝发展得如日中天的现在,在北京还有一家百货商场是盈利的,并且还在保持高速增长,就是新光天地,新光天地做的是高端零售行业,就像欧洲的百年老店,它没有接触过互联网,它做的是一种传承。传统拍卖和互联网拍卖并不是两种主体关系上的对立,而是思维,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有人问过我O2O是什么,或者互联网+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高效地连接供求关系。其实互联网没有消灭过任何一个行业,真要说有被互联网打败得最深刻的行业,只有一个,那就是传媒。为什么传统的传媒会一败涂地,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清楚谁是自己的用户,也无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去优化自己的产品。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传统的生产行为,而是改变了传统的低效率和低匹配。比如滴滴打车,并没有取缔和改变传统的打车这一行为,而是高效地匹配了生产者和客户的需求。
回到问题的原点,传统的拍卖和网拍不是对立的两个主题,艺典现在也有线下体验店,有很多艺术品需要客户零距离的体验。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型产品,是一种思维理念,并没有想着去消费谁,教育谁。互联网给现代社会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提升,我们不能再去做一些盲目的事。
再有,如何解决公信力的问题。艺典只是一个平台,一个科技公司,服务于艺术品行业。公信力是商户的,我们平台现在入驻有行业内具备公信力的公司,相信他们的客户就会在我们的网上拍卖。
微拍全球副总裁张桨先生
张桨:说到互联网拍卖、微拍对传统拍卖的冲击。我在1995年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互联网,当时叫信息高速路,紧接着,国内出现了中关村,新闻业也发生了改变,有了门户网站,接着又出现了电商。
我在去年10月成立了大师拍,主拍宋庄主流艺术家的拍品,每周有两到三场,每场有2到3件拍品拍卖。两个半月营业额达到200多万。今年开始和微拍全球合作。
其实网拍与微拍还是有区别的,网拍还是有门槛的,需要注册,需要保证金,微拍是不需要的,门槛非常低,顺应大众需求,只要有朋友圈,加入微拍的群就能进行拍卖。微拍是去年二月份成立的,发展到现在,有150多个群,6万多的藏家,因为有需求,所以成交量也是非常可观的,目前已达1.3亿的成交量,单场成交额突破140万。无论网拍、微拍,都是互联网的一个手段,是互联网+的那个+,让所有传统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目前做到了一些,并将做的更好。
我们也吸收了传统拍卖的优点,我们在上海也有展示、宣传、预展,对艺术家是全方面推广的,这些优点已经融入我们基因之中了,这一块我想就不是颠覆和冲击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再一个就是,微拍的人流是无限大的,传统拍卖的朋友圈就是画册的持有者,几千册,几万册,或者再加上电话委托。微拍是可以无限扩大的,无限变群,发展是非常快的。无非互联网经济是新生事物,出现现状以后才能规范,这也是我们的现状之一,我想这个现状可能做的特别好,也很可能特别差,那么我们拭目以待。
最近我们也做了一些规划,我们不仅做移动微拍,更多的还要吸纳互联网的一些元素,学术策展、互联网金融、慈善等等,基本上我们订了9条措施,就不一一讲了,今年年底应该会实现结合将微拍打造为一个综合艺术贸易机构。再未来我们希望呈现一个崭新的生态,就是艺术家要推广作品,卖作品,只要到我们这里来,一嫁接,一切就都发生了。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易老师,互联网端艺术品交易面对的群众更加广泛,那网拍是否应具备一定的价值观,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
易苏昊:2008年我参加北京市政府的一个会议, 提到英国53%的老百姓通过网上购物,排名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是韩国47%,中国2008的时候,这个比例是13%,互联网的这种模式,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启迪。除去互联网+,互联网本身,互联网信息链大,速度快,也可以做到一些颠覆传统的事。拍卖公司现在也开始采取一些新的方法,一是电子图录,二是让客户也以通过网拍竞拍,这两种模式已经融合进来了。
如果我们再往前一点看,互联网如果将传统的都能做到,并能做的更好,那就有可能取代传统。将互联网与传统融合到一起,这一点我觉得艺典中国做得非常好。但艺典也好,微拍也好,网拍暂时有一些克服不了的困难,比如说如何卖掉高端藏品,如何找到高端买家。
95年我做拍卖的时候,客户都是1对1聊天谈下来的,从最开始的19个客户,谈到今天5600个。信息对人的生活真的很重要,对做艺术品的人来说,信用就是生命。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新时代,新思维,新的生产力。亮马国际珠宝古玩城有位经营珠串的女士,是那里的串王,她微信上有580个客户,每天都能有生意。这导致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卖15万以下货的店铺在古玩城就关了,因为没有店铺这个载体,它也能做生意,并且省去了不必要的花费。
主持人:请问易苏昊和刘尚勇老师,在未来拍卖行的低端产品会不会走向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什么样的拍品适合在互联网上交易?
易苏昊:传统的拍卖公司能够存在到今天,有它的基础与优势。全世界最顶尖的交易模式都是通过拍卖公司达成的。保利今年的齐白石十二条屏的成交意味着什么呢,中国价值观被承认,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说到明星拍卖,苏富比曾拍卖过一场肯尼迪的东西,经过两年的包装与推广,最终的成交价是苏富比垄断所用价的44倍。
刘尚勇:当今的网络生态中,年轻人最多,并且非常依赖网络,针对年轻人时尚的特点,艺典在非艺术类时尚收藏品、大众欣赏的普通艺术品方面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如果珍稀高端艺术精品在互联网上拍卖,缺少了价值发酵的时间。微拍和网拍属于快速交易,适用于标准化生产的消费品。
当时苏富比肯尼迪拍卖的标的里有一件空盒子,那件盒子是肯尼迪生日的时候,一个朋友送给他的,外国人有个传统,收礼物的时候会当面打开,但是当时,那位朋友对肯尼迪夫人说,你不用打开,我什么也没有放,我只放了一个美好的祝福在里边。肯尼迪夫人也没有打开。那件拍品在当时并不被看好,可是后来拍了1万多美金,于今天而言,差不多是100多万美金。拍卖过了很久以后,有媒体采访竞买了这件标的的客户为什么花费这么多购买一个空盒子。竞买下这个标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说了很深情的一段话:我们购买的不是这个盒子,我们购买的是里面的美好祝福,我们今后也不会打开这个盒子,并会将这份祝福传递下去。
之前我认为这个采访是随机的,今天听了易总的讲话,才明白这是有意安排的。肯尼迪这一场拍卖是艺术品机构需要多加研究的成功案例。如何追加附加值,进行价值发酵是拍卖需要做的,这也是老牌拍卖公司的能力与手段,拍卖并不是简单的价值交付,拍卖交易的最高境界是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