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赏析 > 【北京荣宝22春拍 】 同一上款人李学智专题——潘天寿书画作品

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


阿寿学我的画最像,跳开去,又离我最远,大器也。


——吴昌硕





绘画不拘中西,设色难在调和。阿寿擅用几种极难调和的色彩。大块渲染画面,自有风格,尤其对于色彩的领会,天资极高,在画人中是不可强求的。


——徐悲鸿





此次春拍中国书画版块中潘天寿的《鱼鹰图》《秋酣》《无边春色到梅花》《小园瓜果已深》《行草<清平乐·六盘山>》为同一上款人专题作品,上款人李学智,其1923年2月生,山东临清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37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山东清平县抗日游击队。先后历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原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军区原第一政委,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时与书画界众名家私交甚笃,友谊颇深。


这五件花鸟作品均有“学智”上款,尺幅适中,十分精彩。同一藏家专题因传承清晰,一直以来都是拍场中藏家追逐的热点。这组作品无论花鸟还是书法,都极具潘天寿蓄朴拙中,雄健刚直,凝练老辣的艺术特点。








640.jpg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署阿寿、懒道人、颐者、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一九二八年任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画主任教授。一九四四年任国立艺专校长。曾当选全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协主席。工治印,兼善篆隶行草诸体书,尤擅行草,杂以篆隶,疏斜有致。画初学吴昌硕,继参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髡残,而独具风格,着墨不多而古朴奇肆,超然特奇,兼长指画。出版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潘天寿美术文集》、《潘天寿诗存》及各种版本的《潘天寿画集》《潘天寿书画集》等。






1.jpg


潘天寿 《鱼鹰图》59×40cm




潘天寿的花鸟画独具特色,在他的鸟禽题材中,老鹰、秃鹫、鱼鹰、八哥、山鸟比比皆是,对鱼鹰甚钟爱,在他赠给友人的花鸟画作品中,鱼鹰图可以说是创作最多的题材。画幅右下角倦缩着一只乌黑的鱼鹰,似捕猎后的小憩,然而表情专注,旁若无人,注视着远处的动静。鱼鹰身体以浓墨笔扫出,几处留白显出尾羽的层次,笔墨和造型莫不浑厚苍凝。脚下石头线条刚劲,几笔水草支立石边,则是永恒和不息生命传承的喻示,整幅作品古雅而寂静,极具朴拙古意。又以行草题跋于画面右上处,整体布局左空右满,高低上下,虚实相映。潘天寿言:一般人只注意在画面上摆实,而不知道怎么布虚。实际上摆实就是布虚,布虚也就是摆实。


潘天寿的题款充分体现了他的书法功力,作品常以行草、篆书为主,活脱而雄健。此幅以行草贯写之,似以线条平衡下方墨块表达的鱼鹰,增强画面的气韵的流动感。不仅与其充满金石趣味的画风巧妙结合,由此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潘天寿艺术创作的全盛时期。








2.jpg


潘天寿 《秋酣》  61×47cm




菊花应是潘天寿最具代表性的花鸟题材。以菊花为描绘主题,有着特定的含义。菊花象征着正直不屈、高雅纯洁和清净隐逸,是世外隐士的象征。此幅作品创作于1961年,无论是在构图、着色还是题款上,颇有巧妙构思。画面中花瓣颜色饱满艳丽,以书写而成,落笔老辣。



3.jpg

局部




虽取一株菊花,仍可营造出一种野逸闲趣之风,更着意于品格层面的追求。用日常中不经意的存在,传递出值得深思的生活智慧。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及文化中“梅、兰、竹、菊”合称花中四君子,其中菊花因洁身自好,凌霜自傲,冷艳清贞的品质,被称为“花中隐士”,吸引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对菊寄情抒怀,咏唱不绝。







4.jpg


潘天寿《无边春色到梅花》  60.5×52cm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尤善画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1923年其任教于上海美专,并与吴昌硕相识,自此潘天寿得吴昌硕启示,转归严谨沉稳,于不惑之年形成奇崛险峻的独异风采。他运笔果断强劲,主张“强其骨”、“一味霸悍”。构图新奇、壮阔,布局敢于“造险”、“破险”,运笔苍劲泼辣,用墨注重黑白对照,笔下花鸟极富生命力。他还将花鸟画和山水画巧妙的相结合,将明清以来的传统大写意精神内涵和情感特征融入其中。









5.jpg

局部




画面中数朵花姿丰盈的山茶花、梅花与郁郁葱葱的小草纵横交错,韵味十足。画面右上方留有空白,使整个画面富有张力。作品中山茶花与梅花于凌寒中独自开放,有着不惧艰难、高洁孤傲之寓意, 在逆境中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更富高雅坚韧赞美之意。








6.jpg

潘天寿 《小园瓜果已秋深》  17×55cm




柿子和佛手瓜均为秋天风物,也都是秋天的象征。柿子预示“事事如意”,“佛手”谐音 “福寿”,寓意福寿绵长。独具匠心的选题组合,无疑是传统吉祥文化在画作中的表现。此幅《小园瓜果已秋深》,可谓潘天寿为数不多果蔬题材中的精品。画面中两只柿子,一青一熟,一带叶的佛手瓜,构图简洁疏朗,趣韵无穷。此作虽小却精妙,笔墨和形式简练,颇有古意,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审美空间,观者意犹未尽。潘天寿很欣赏古意。他说:“要辣、要古,不要甜。






7.jpg

局部

画面款识与佛手瓜平齐,与上方两个柿子平行,在画面呈现出对称美。在此构图中,潘天寿所绘一青一红两柿子和佛手瓜,敷色准确生动,淡能显深沉,艳亦能清雅。以其所擅长的写意手法,完美地呈现在观者眼前。梅墨生言:潘天寿喜欢用暖赭色,他的绘画暖赭色的色调就是温馨的古意。你一看他那个画面的结构、用线,甚至还用苔点不断遮盖那个霸道的线,但是再怎么遮盖,他骨子里就是这样。“强其骨”,这是他的笔性,笔性就是他的心性,是遮蔽不了的。










8.jpg


潘天寿  行草《清平乐·六盘山》  17×50cm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是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创作于1935年10月。这首词生动表现了及其统率的红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9.jpg

局部



潘天寿的书法一如他的绘画,气魄沉雄,丰姿挺劲,具有独创精神,且将书画同源的道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诸体皆精,尤其行书,个性极强,善于制造险绝,用笔十分老辣。此幅行草扇面极具艺术表现力,强悍霸气,有险峻之感,笔笔见方,在转折之笔上,将险绝表现得斩钉截铁,没有一丝拖沓。




10.jpg

局部



这首万丈豪情的词句与潘天寿的书法,相映得彰。潘天寿用笔带有金石味,这与早期师法吴昌硕很有关系。而潘天寿比吴昌硕写得更硬。潘天寿学习前人,化为己用。梅墨生言其:初学魏钟繇、唐颜真卿、继而深入秦汉魏晋两朝之堂奥,博采卜文、金文、碑版、诸稿之英华,后则出入明人简犊,旁涉宋黄庭坚、明黄道周、倪元璐诸家。究之,其终生得力当在黄道周。邓白在《潘天寿评传》中阐述得十分详细:在他的书法中,主要的成就是行书,最能代表他的艺术特色。他所下的功夫,也以行书最深。为了与他的绘画风格密切协调,使书画珠联璧合,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找到了明末黄道周的墨迹,既有晋人书法的气度和韵味,又有魏碑奇逸雄迈的特点,笔法方圆并用,格调自成一家。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