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荣宝拍卖王雪涛作品公开征集中

荣宝拍卖王雪涛作品公开征集中

北京荣宝2017年春拍

现面向社会征集拍品

荣宝斋即将出版《王雪涛全集》


 

王雪涛作为中国小写意花鸟画大师,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同时与荣宝斋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北京荣宝2017春拍有缘与王雪涛家属及其学生合作,将共同推出王雪涛精品展及拍卖专题。同时,荣宝斋已成立《王雪涛全集》编辑委员会,将全面梳理和呈现王雪涛的艺术人生历程。


注意

此次征集所得王雪涛作品,如通过委员会的审核,将择优参加北京荣宝2017年春拍和《王雪涛作品展》,或可获得入编《王雪涛全集》的机会。此次展览荣宝斋馆藏王雪涛精品也将亮相。


王雪涛(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 。自幼喜绘画, 1922 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诸位前辈,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辞去教职,专事绘画创作,卖画为生。同时,潜心师传统,上追徐渭、陈淳,又得名师指点,画艺大进。历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及北京市委委员 。


五十年代,王雪涛与齐白石、胡佩衡的合影


王雪涛和夫人徐佩蕸


雪涛花鸟画的特色

来源:《墨海灵光—王雪涛花鸟画精品集》 作者:郎绍君


 真

  传统文人写意以“不似之似”“离形得似”为宗。但是,大画家创了格,后人如法炮制,“不似之似”成为一种公式,就失去它固有的价值了。近现代不少画家的作品亦可说“不似之似”,但毫无生气,因为它是摹仿来的,不是画家自己从对象世界中提炼出来的。针对此倾向,许多革新家倡导写实,借鉴西法。“五四”时代入北京艺专的王雪涛,接受了这一时代思潮的影响,曾入西画系,在研究传统的同时强调写生写实。他常说:“我的画是从观察和喜爱自然界开始的。 ”据说雪涛先生留下的写生画稿不下数千幅。重视写生的成果之一,是使他笔下的花卉、草虫、禽鸟形象丰富多姿,摆脱了前人和流行的既定程式。成果之二,是使他的花鸟造型由临摹得来的程式化“像似”返归由写生得来的似与真。他笔下的种种动物花卉形象,都有恰当的比例,准确的结构,比前人的写意花鸟更重视细节的描绘,因而作品更接近感觉的真实。对于雪涛花鸟的这种似与真,人们看法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他跳出了流行的模拟风和公式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百花齐放   115×179cm


梅花   34.5×96.6cm


王雪涛重视笔法,不乏笔墨精彩之作,但总的来说,他更强调赋色。早期作品色彩清雅,也是一种“丽”。中、晚期作品,为了适应时代与大众的要求,其赋色趋于浓艳:明度高、色相单纯、巧于对比、温润响亮;置身于他的画展,有置身于春天盛开的花园之感。适中的水分,灵巧的用笔,饱和的色彩,总是刻画出自然对象的生机与娇艳,而无一般文人绘画常见的寂寞荒寒的景色(这些也是一种美)。他突出大自然充满生机的一面,如花朵的娇嫩、羽衣的华美、虫翅的透明。一般说来,艳易俗,容易流于“富贵气”,因此文人画家多宁淡勿浓、宁素勿艳、宁朦胧勿清晰。吴昌硕、齐白石喜赋艳色,但多数情况下必伴之以浓墨以形成一种视觉心理补偿,达到“避俗”或“变俗为雅”的效果。王雪涛画小写意,不可能施以吴、齐式的大片浓焦墨。他溶之以淡墨、赭墨,衬之于加赭加墨的绿色,或在明艳中寻找色调的和谐照应,因此,他的画并不流于所谓大红大绿之“俗”。


兰花八哥   69.5×34.5cm\


牡丹   35×69cm


芭蕉樱桃   17×53cm


 活

  王雪涛笔下的花鸟有一种“活泼泼地”特色,灵动、富于情趣,生命力活跃。疾飞的小鸟、举臂的螳螂、鸣叫的草虫、戏水的鸳鸯、起舞的仙鹤、欲斗的公鸡,都是动态的、活泼的,显示着蓬勃的生命存在。在他的作品里,极少那类冷寂的、懒洋洋的情态。中国人的自然观,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不像西方人那么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抗,人对自然的征服。在中国人描绘自然的作品里,总有一种亲切的人生和人情的味道,而绝少西方绘画里面对神秘自然的那种无边空漠感,或者对于猎物(如一只被打死的野鸡、被剖腹的鱼)的残酷掠取的欣赏。唐人诗句有云:“一草一木栖神明。 ”这神明不是人格神,而是跳跃、婉转的自然生命的律动。但中国花鸟画在这个总特色之下,又各不尽同。一般工笔作品,作家作品多注意于自然本身的情态,一般写意作品,多借自然物寓寄主观情思。王雪涛继承了画家画的传统,又吸收了文人画的表现技巧,但不喻寄象征——即便他在蒙受政治冤屈时期,也从不像古代文人艺术家那样,借笔墨以“吐胸中块磊”,而依然衷情于对自然对象、生命情态的精心刻画。譬如他画雄鸡,就不借以喻比什么观念、愿望(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图》),鸡就是鸡,就是招人喜爱的、充满活力的家禽,画家的感情,就注于其中,观者从对象的活跃生命中,可以引发出对生活和生命的自我意识。


紫藤黄鹂   72×35cm


雪梅   35.3×70cm


牡丹三蝶   104.5×73cm


巧中见拙

  雪涛的画,以巧取胜,这也是大家所认可的特点。文人画提倡“宁拙勿巧”,突出一个“拙”字。我们所熟悉的金农、吴昌硕、齐白石的作品,也都强调“拙”的造型与用笔。“拙”易“生”,“巧”易“熟”;“拙”易“雅”,“巧”易“俗”,这是大家都熟悉的道理。但“巧”并不必然地导致“熟”与“俗”,“巧”与“拙”也可以转换与互用,恽南田的没骨花也属巧的一路,但也很高雅。雪涛在特别的时期、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创作的某些作品,想求得“雅俗共赏”的效果,或巧得有些过,或色彩之浓艳近世俗,但总的看,他的作品还是“巧中见拙”的。这个“拙”,主要体现在他用笔的圆中见方,墨色的沉着等。这种用笔用墨的特点,也体现于他各个时期的作品。


花卉   25.5×34.5cm


鸳鸯芦草   25×15.6cm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