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北京荣宝23秋拍】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精品赏析(三)


1.png

00.png


2.png


“中国书画·荣名为宝”专场是北京荣宝近现代名家书画的品牌专场,向来以传承有序、来源清晰的精品路线为宗旨,吸引众多藏家目光并备受追捧。本季“荣名为宝”专场推出名家力作近六十件。吴昌硕《行书八言联》、张大千《疏影暗香》《五色荷花图》、钱松喦《太湖胜境》、程十发《清音》、陆俨少《岭峭川明》皆出版于重要出版物,齐白石《富贵寿考图》、黄胄《织网图》等作品出处清晰。








3.jpg

322

吴昌硕 (1844-1927)

行书八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1923年作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鹤寿

款识:积余先生指正。癸亥九月几望书于癖斯堂,安吉吴昌硕时年八十。

释文:杨柳楼台春风人面,兰苕翡翠初日芙蓉。

鉴藏印:荣宝斋收藏

著录:《中韩建交纪念·荣宝斋秘藏中国近百年书画珍品展》P43,荣宝斋主办,1993年5月。

出版:

1.《荣宝斋近百年中国书画精品集藏品系列》P196,荣宝斋出版社,1994年。

2.《荣宝斋珍藏12·书法卷三》P6,吴昌硕等书,荣宝斋出版社,2012年。

3.《艺术品》P97,荣宝斋,2016年第2期。

135.5×31 cm.×2 约3.7平尺(每幅)

RMB: 1,200,000-1,800,000



4.png

著录、出版物封面



此行书八言联创作于1923年,释文:“杨柳楼台春风人面,兰苕翡翠初日芙蓉”,款识:“积余先生指正。癸亥九月几望书于癖斯堂,安吉吴昌硕时年八十。”钤印:俊卿之印、仓硕、鹤寿。上款人“积余先生”即徐乃昌,字积余,晚号随庵老人,光绪十九年(1893 年)中举,二十七年任淮安知府,特授江南盐巡道。曾主办积谷、厘捐、赈捐和督察通海垦务。约于光绪二十八年受命考察日本学务,回国后提调江南中、小学堂事务,总办江南高等学堂,督办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徐为官清正,以礼待人,重视录用、提拔有才识的人。清亡后,隐居著述和校刊古籍,成为近代著名的藏书家、学者。徐乃昌在上海期间,与著名书画家陈夔龙(字小石,原北洋总督)、萧崖泉、姚虞琴、李瑞清、吴昌硕、黄宾虹、王一亭,研究版本学者费念慈、吴大徵,金石考证家叶昌炽等组织贞元会(聚餐会),相互吟诗、绘画及书法贻赠,其嗜书藏书五十年,所藏既多且精。

绍兴诸宗元在《缶庐小传》中说道:“书则篆法猎碣而略参已意,虽隶真狂草,率以篆籀法出之。”一语道中了吴昌硕书法上的艺术特点。吴昌硕先生自己在题《何子贞太史册》诗中也这样说:“我书疲苶乌足数,劈所不正吴刚斧。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 ; 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不能自解何肺腑、安得子云参也鲁 ? 强抱篆隶作狂草,素师蕉叶临无稿。”吴昌硕的书法艺术老而弥精,精而弥化,堪称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5.png

6.jpg

325

黄胄 (1925-1997)

织网图

设色纸本 镜心 1977年作

钤印:梁黄胄印、黄胄

款识:佩华女士指正。一九七七年十月,黄胄。

说明:此作品原藏家得自作者本人。

68×45.5 cm. 约2.8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黄胄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他用速写式笔墨入画,描绘出一个个具有典型生活气息的人物,开创了中国画坛一代新风。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1977 年也是黄胄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他刚刚创作完成为周总理纪念馆的力作《鞠躬尽瘁为人民》。无论从创作技法与艺术上的表现力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热情。

从此《织网图》题款中可知,这幅作品是 1977 年秋天所作。画面主体绘一位坐在竹椅上编网的妇女,穿戴整洁,神情凝聚,两手忙碌间,不时透出几分喜悦。长长的发髻、红润的脸庞、娴熟的编网技术,那是渔家妇女特有的美丽和善良,而近处忙碌的妇女背影,更增添了画面几分生活气象。水墨色块和复线营造出的渔网环境,交代了地点和情境,也让画面显得饱满而充实。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黄胄在艺术上始终遵循长期深入生活的法则,足迹遍布祖国边疆、海岛、高原、牧区,勤奋作画上万幅,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所以,看似简单的即兴所写,却偶有佳作出现。


















5.png

7.jpg

328

张大千 (1899-1983)

疏影暗香

设色纸本 立轴 1980年作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庚申、摩耶精舍、大千豪发

款识: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无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六十九年嘉平月八十二叟爰。

出版:《希斋集珍·近现代书画精品·第二册》P170,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138×69.5 cm. 约8.6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8.png

出版物封面


荷花可谓张大千绘事一绝,大千爱荷,一生画荷无数,他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喻荷,盛赞其高洁。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每当花开时节,大千都要四处赏花、写生,在居住的庭园内,通常要开辟池塘,遍植荷花,即便在环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他仍用几只大缸植满荷花。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精准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大千早年画荷,笔法受石涛影响颇深,他曾谓:“清湘花卉蔬果尤隽永有致,不落白阳、青藤窠臼……先施水墨,后笼浅绛,盖亦山水法也。”张大千的许多花卉画,特别是画荷,皆是运用石涛这种先用水墨,再罩花青、赭石的方法。至六十年代中期,随着目力的下降,张大千发展出泼墨、泼彩山水技法,后逐渐运用到画荷,不再斤斤于细节的描绘,而更注重氛围的营造。此作绘盛放的荷花,阔大的荷叶占据大部分画幅,用大笔浓墨略铺出筋络,蓬勃张扬之态似要破幅而出,遮蔽着其下随风摇曳的茎叶。花茎苍劲如大篆而带飞白,茎上点刺,类于山水中的点苔,颇能为全画提神。盛放荷花在月色中娉婷出水,展露容颜,其后含苞小荷亭亭玉立,花朵高低错落,在荷叶的前后掩映下,显得格外灵动活脱,清新妍丽。花朵、水草的勾勒,流露出很强的毛笔运行的锋颖感,特别是花瓣,先用淡墨勾出带有尖锐笔意的造型,再以胭脂廓尖,上浓下淡,使荷花看起来更有立体感,呈现出荷塘无尽的优雅韵致。


















9.jpg


332

齐白石 (1864-1957)

富贵寿考图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齐大

款识:富贵寿考。白石齐璜。

说明:

1.此作品右下角钤盖“齐白石”防伪钢印。(齐白石在民国时候刻了一枚防伪钢印,印文就三个字:齐白石。这枚钢印在这一时期很多作品上我们都能看得到,可以作为鉴定齐白石作品真伪的重要凭证。)

2.此作品即将出版于《荣宝雅集》,荣宝斋。

117×34 cm. 约3.6平尺

RMB: 1,200,000-1,800,000



10.png

齐白石防伪钢印


“富贵寿考”意在指富贵平安长长久久。牡丹和石头寓意着富贵和长寿,是白石老人钟爱的题材。是幅《富贵寿考图》中,两丛牡丹花飘叶舞,恣意地向上生长占据了整幅画面,两株盛开的牡丹与下方质朴的石头在空间和色彩上相互呼应,以深浅不一的红色表现出花瓣的阴阳,以浓淡不一的墨色表现出枝叶的肥瘦、曲直和起伏。牡丹的枝叶以书法笔意写之,笔法坚韧苍劲,有金石趣味,与右下侧的篆书题跋“富贵寿考”亦形成呼应。整幅以酣畅的笔法,热烈的色彩和简洁的构图传达出一片自然生趣。


















11.jpg

337

张大千 (1899-1983)

五色荷花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6年作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三十六陂秋色、长髯张郎三十八

款识:丙子春日写于网师园,蜀人张爰。

出版:《张大千精品集·上卷》P62,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185×94.5 cm. 约15.7平尺

RMB: 15,000,000-20,000,000



12.png

出版物封面



此幅画作构图饱满,层次繁复,大气回荡,画面兼工带写。荷梗、荷花在荷叶之间的穿插、映现,具空间感,有大气派,饶足匠心。荷叶舒展变化、俯仰有态,认真而潇洒。叶以墨色没骨技法为主,既有浅绛又有青绿点缀,整饬中富烂漫,或可想见作者今后的发展端倪。叶茎当属师法青藤、八大、石涛的写意之笔,荷梗通天彻地,英姿勃发,秀挺的弧度与弹性恰到好处,仔细看来,荷梗中空,又增加了一些精微的处理,妙造自然,一笔之下,既有篆书法,又有草书意,笔墨功夫极深。此画最有特色是荷花,五色祥瑞集于一身,超乎自然,时光掩映,风姿绰约,含香垂露,嫩蕊摇珠,大千以独到的手法,彩荷饰以墨线,浓墨重彩点醒花尖,红荷涂以金彩,光亮夺人眼目,在金碧辉煌中,复见雅致端宁。

此作曾经在1938年底1939年初由张善孖带往法国展览。抗战胜利后,大千先生亲自将此作赠予网师园的睦邻,并告知曾在法国展出,是自己十分珍爱的作品。获赠者视为至宝,望子孙能世代相传。其子秉遵父命,珍护至今。此画题签“大千居士五色荷花”,虽无款识,以笔法论,应为张大千自题。裱工亦陈旧,如此推论,当为张大千 1936 年苏州原装裱。此作传承有序,并如此富丽堂皇的作品,是难得一见的巨幅之作,当能为知者青睐,得其佳所。


















13.jpg

338

张大千 (1899-1983)

观云图

设色纸本 立轴

钤印:张季、大千、张季、大千居士、蜀郡张爰、两到黄山绝顶人

款识:

1.散释十三兄过我大风堂,以为此帧深得唐人拙朴意,将挟之而走,此何之教耶?题此汗涔涔满衿袖矣。大千弟爰。

2.壬申春日仿吾家僧繇法于大风堂下,大千居士爰。

鉴藏印:谷云审定、萧平审定

84×33 cm. 约2.5平尺

RMB: 500,000-600,000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个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 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早年遍临古代大师名迹,从石涛、八大到徐渭、陈淳以至宋元诸家乃至敦煌壁画。60岁后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创泼彩画法,那种融抽象于具象的墨彩辉映效果,使他的绘画艺术在深厚的古典艺术底蕴中独具一格。自古以来,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功底是否深厚。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幅作品笔调雄浑,倾向于职业画家精丽繁复之表现,线条精炼有力。同时此作也注重物理、物象的传达,包括山石松树的质感、自然生态以及空间透视等表现。此图一方面承继了古人山水创作经验的心得,一方面也融合了张大千观察自然与实际生活的体验,堪称张大千山水精品作之代表。


















14.jpg

339

钱松喦 (1899-1985)

太湖胜境

设色纸本 镜心

钤印:钱、松岩、大好河山

款识:太湖胜境。钱松喦作于南京,时年八十有五。

出版:《宜兴书画作品集》第四件,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3月。

展览:“丹青不渝·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展”,观于凤凰美术馆,2017年9月25日-10月8日。

68.5×107 cm. 约6.6平尺

RMB: 900,000-1,200,000



15.png

出版物封面




钱松喦之山水画早年研习石涛、石溪、沈周等诸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笔墨紧随时代,在大量写生中探索出一种新山水画风格,即将传统技法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以新技巧去表现新时代,至70年代,这种画法愈臻成熟。

是幅《太湖胜境》创作于钱松喦八十五岁之际,构图饱满,细节描绘丰富。不见传统的“三远法”,而是以刻画近景为主,高大的松树,还有大量的房舍楼台,画面中景物均分布合理,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苍劲松树背后,大片留白即为太湖之水面,远处数只轻舟,帆影点点,远山依稀,零落的景致愈加表现出太湖的浩渺清旷。整幅景物细腻写实,空间层次井然,层层推远,直至水天交接,引人遐思。钱松喦的绘画作品雄浑苍秀,稳中求变,意态新颖,内涵隽永。


















16.jpg

362

程十发 (1921-2007)

清音

设色纸本 立轴 1978年作

钤印:程、十发书画记

款识:清音。戊午夏日,程十发漫写却暑。

出版:

1.《程十发书画·之四》,西泠印社出版社,1980年5月第一版。

2.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1980年挂历。

3.《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程十发》P71,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4.《程十发精绘丽人集》P4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5.《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程十发》P12,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

6.《精艺报国·纪念程十发诞辰100周年艺术展作品集》P180-P181,上海中国画院,2021年。

130×67 cm. 约7.8平尺

RMB: 1,100,000-1,300,000



17.png

出版物封面




新中国成立后,海派绘画在人物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大。其人物画贴近生活,时代特色显著。1957年秋,程十发随文化部组织的写生团赴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写生、创作,达半年之久。陌生的异乡,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刺激着他的灵感,他创作出大量反映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生活的优秀作品,其艺术手法影响了整整一代画风,他也被誉为“云南少数民族画家”。

1978年,上海市组织代表团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20 周年庆祝活动。市领导点名要程十发去画广西的少数民族。在龙胜县壮族瑶族自治州的村寨里住了20多天,采集当地的风土人情,速写、拍照,又一批名作问世。

是幅《清音》正是创作于1978年,葱郁的竹林,透过林间缝隙,看到一位少数民族少女坐于山泉溪畔,左手捧书,右手执细木在地上比比划划,神态专注认真。少女脸圆腮红,面带微笑,形象朴实而健康。程十发以精细而多变的线条勾绘少女,薄施淡彩,形象生动而略带夸张,呈现出少女清新烂漫的气质,画面打动人心。


















18.jpg

363

陆俨少 (1909-1993)

岭峭川明

设色纸本 立轴 1979年作

钤印:俨少、宛若、嘉定、穆如馆

款识: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一九七九年十二月,陆俨少写。

出版:

1.《陆俨少书画藏品集》P64,香港朵云轩有限公司,1991年。

2.《收藏家》P53,2000年第7期。

3.《书画作伪揭秘》P102,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7月。

4.《我说书画作伪》,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

5.《黄鼎说书画鉴定·拍卖时代的鉴宝之路》,中国书店,2013年1月。

96×44.5 cm. 约3.8平尺

RMB: 500,000-600,000



19.png

出版物封面




陆俨少一生游历山水,从不苦做速写记录,他说:“我外出游历……只用眼睛看……要得山川神气,并记在胸。”他作画无论多大尺幅,从不起草稿,提笔就来,如唐代吴道子对玄宗所言:“臣无粉本,但默记于心也。”他作画用一枝笔,从头到尾,中间不换笔,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对毛笔天人合一般的使用。

陆俨少的山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尤其是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他认为,山水画皴法的出现,是中国画的一个里程碑,之后的画家只不过在其范围内改进修补,或在章法上出奇制胜,或在笔墨上更趋成熟,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画的创新。他的山水画,无论笔墨、形式、构图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其山水画表现技法上的云水、墨块、留白等画法,这些新的表现手法,不仅是他山水画变法的标志,更是形成其独特风格的重要方面。


















20.jpg

364

石鲁 (1919-1982)

葵荫道上所见

设色纸本 立轴 1961年作

钤印:石鲁

款识:葵荫道上所见。辛丑冬写于粤。

69.5×53 cm. 约3.3平尺

RMB: 400,000-500,000



上世纪50至60年代,石鲁冷静审视了中国绘画的现状和前途,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他认为,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格式与西洋古典写实主义近似,但表现方法上“笔墨加素描加淡彩”的效果却无论如何不能与西方近现代油画相比肩。在中国画画术讨论会上,他提出,“中国画自有其东方美学特征的科学性”,“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师古又脱于古,师今又脱于今”。

1960年,傅抱石率江苏国画写生团到陕西与石鲁切磋交流,随后石鲁又率领西安国画研究所的画家们到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巡展,与潘天寿等大师进行座谈,促进了“长安画派”的崛起。1962年11月,石鲁出席全国美协在广东新会召开的重点分会会议,期间创作《家家都在花丛中》、《南国之晨》、《葵荫道上》,获得巨大反响。身处苍茫秦地多年的石鲁第一次来到广东,被岭南植物葱郁的气息所感染。广东画家黄笃维后来回忆说:“石鲁对岭南环境很感兴趣,他在会议休息期间不像大家那样谈论闲聊,而是埋头在小本子上画印象速写或勾画稿,晚上在招待所就铺开宣纸创作,不几天,他就完成了一幅成为他当时代表作的画——《家家都在花丛中》。”这幅画得到关山月的高度评价。关老对石鲁说:“我们天天看到花丛中的农家也没有去想画一画,没想到你一来就抓住了这个创作题材。”(石丹)


















21.jpg

22.jpg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