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春拍 亮点纷呈
北京荣宝2010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5月30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27-29日预展三天。在此之前,荣宝将陆续赴西安、上海等地进行精品展览。本次春拍,无论书画、古董文玩还是油画雕塑,皆是精品叠出、好戏连台。玉莲斋藏画专场将再续与荣宝拍卖的缘分,推出古代与近现代名家近30件精品;名家小品也将一如既往地精彩亮相。值得一提的是,一盒出自名门、流传有序的清代贡品普洱茶膏将在其他年份普洱茶的簇拥下在今春拍台闪亮登场。
一、古代书画 来源有序
中国古代书画部分,郑板桥的《竹石图》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作品,此件作品原为荣宝斋收藏。郑板桥画竹,以“简、瘦”为上,此图以简劲笔锋勾勒突兀的山石,在整个坚硬瘦石折裥处略施以小斧劈皱,崚嶒之态顿出;竹竿细之又细,但细而不弱,竹叶少而腴,不乏苍翠茂盛;一竿修竹顶天立地,其他竹子则错落有致,虚实、浓淡、高低、远近两相呼应,在妙趣横生间又生一种孤傲之气。出彩的还有画面右侧的题款。板桥愈到晚年,书法愈是风神独具、挥洒自如、笔墨苍劲,完全不像是即将告别人间的老人手笔。人书俱老,堪称极品。
罗聘的《花卉十二帧》册页原为著名海上收藏家庞莱臣收藏,后又为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徐平羽先生收藏,是一件来源有序的作品。罗聘是“扬州八怪”中的最年轻者,“扬州八怪”中,李鱓只擅长花卉,郑板桥囿于兰竹,李方膺、高翔不善人物,罗聘最晚出,但技艺最全面,题材最广泛,是一位天才早慧的多面手画家,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能。此件《花卉十二帧》册页笔意新颖,设色清雅,构境别致,颇多情趣。与画相配的,有清代四川遂宁籍著名诗人、书画家张船山的书法。张船山与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号称古代巴蜀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三位诗人。
清初画家梅清的《松阴水榭图》为梅清仿宋代著名画家马遥父笔意而作,取景奇险,用线盘曲,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异于新安派生涩清峻的画风。画面自上而下,山石、松树、瀑布、水榭以半居右侧画面之势急剧而下,险中更显远阔之境;广袤无边的水面平静安然,与险峻的山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起伏与感染力。梅清的作品多给人以清俊高逸、苍茫远阔之感,并善于运用笔、墨、皴、点等多种手法表现山峦云烟的变幻、松树岩石的苍莽,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时人称其山水入妙品、松石入神品,当知其艺术价值魅力的恒久所在。此件作品为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徐平羽先生收藏。在荣宝2006年秋拍中,徐平羽“玉莲斋藏画”专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良好成绩,梅清的这件《松阴水榭图》也是该专场的作品,收录在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玉莲斋藏画》中。
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赵之谦的《大富贵》是一幅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作品,其精美程度与大尺幅构图均为罕见。在此幅作品中,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线条把握精到,用笔干脆老辣,尤其所勾画的山石,粗放厚重,多富有“金石气”。画面中的花卉,枝叶繁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构图上突破前人窠臼更是一目了然,赵之谦往往喜欢把主要部分以及题款集中安置在画幅的上方,犹有八大山人之意趣。题款为“同治庚午三月,藕汀公祖大人正画。赵之谦。”在当时,“公祖”一词是对社会地位较高者的尊称。不难看出,这应是赵之谦的精品力作。画中的“藕汀”,即郭藕汀,为郭味渠的曾祖,与赵之谦交情深厚,同时喜藏书画。作为国花的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作者以牡丹入画且馈赠多年好友,溢美之词透过画面展露无遗。此幅作品同时还带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刘九庵先生和程十发先生所写的边跋。刘九庵先生曾抄写、整理《赵之谦书画辨伪》。这件作品极其精美,而且尺幅如此大的精品更是实为罕见。赵之谦对后世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有鲜明的影响。
二、近现代书画 件件珠玑
近现代书画部分,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林风眠、黄胄等艺术大师均有精彩作品呈现。徐悲鸿的《迥立向苍苍》是多次用于绘画教材的《嘶马图》第二稿,为荣宝斋资料室旧藏品,画一匹马在荒野里背向伫立,上题“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诗句,为当时徐悲鸿画给国民党将领袁承三的一幅传世代表作品。徐悲鸿的“马”,从1995年至2009年,从79万元到984万元不等,而此件见诸于记载的《嘶马图》则是影响二代人的作品,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2007年5月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的《饮马图》以984万元拍出,足见他的马也是不断增值,而此幅则是代表徐悲鸿画马水平的代表作,在画史的地位,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先后在中国、韩国办过展览,并在《韩中建交纪念——荣宝斋秘藏中国近百年书画珍品展》出版。
张大千的《木叶含风静》颇具王蒙山水的味道,用披麻皴、斧劈皴和点苔法描绘山石,皴法繁复,苔点有大有小,有浓有淡,或疏或密分布于山石树干之间,但近景描绘的田地、土丘以及院落的画法又融汇了画家自己的画法,别具匠心。张大千灵动多变的用笔将丰厚滋润的墨色表现的游刃有余,整体画面构图饱满,结构规整严谨,疏密有致,一派世外桃源之景,引人向往。同时付拍的另一件作品《空谷足音》作于1946年,也是深受王蒙山水笔法影响的作品。张大千曾大量临摹王蒙之作,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在历代大师当中,王蒙是张大千花时间最长且研究临摹最彻底的,因此模仿的也最极致。张大千仿王蒙山水类画作在艺术市场上也有良好表现,香港苏富比2008年秋拍的作品《仿王蒙林泉清集图》以403.04万元成交,《黄鹤山樵淞峰书舍图》亦是临摹王蒙之作,在荣宝05年秋拍的成交价为484万元。以此观照,荣宝推出的这两幅当也是值得期待的作品。
傅抱石作为近代中国最有创意的画家,尤以山水画中“雨景画”最具代表性。在《秋江泛舟图》中,作者用大笔运墨渲染,排刷挥扫。整幅画面苍茫恢蒙,飘洒逸宕,给人大气磅礴之势。寥廓的湖面上,高士独自一人正襟危坐,或许被岸边的风光所吸引,神情安详地畅游在风景如画的山水之间。画面中树枝线条流畅,疏密有致,墨色变化丰富,枝干随风摇曳。而远处的高山也若隐若现,让人不得不陶醉其中。此幅作品中提到的上款人“高集先生”,即著名报人、大公报元老高集。在抗日战争时期,高集任时政记者,他秉性耿直,呼吁民主,成了重庆新闻界的名记者,博得了周恩来总理的赞赏,并在此期间结交了一大批文化界的朋友。当时重庆有个“碧庐”,被郭沫若戏称为“二流堂”,高集与“堂友”吴祖光、黄苗子、郁风等人都保持着良好关系,高集与傅抱石的友谊想来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在这件《秋江泛舟图》里,傅抱石钤有两方印章:“傅”和“往往醉后”。这枚“往往醉后”既是作者喜欢纵酒作画的直接体现,也是作者满意之作的间接呈现。表示得意之作皆得于酒的帮助,这真是一种可爱而又率真的人生态度。同时上拍的还有傅抱石的《携琴访友图》、《泛舟图》成扇,《泛舟图》成扇为玉莲斋书画藏家徐平羽先生上款。
再来看看本次春拍会上林风眠的《荷塘》。林风眠笔下的荷花,似乎永远带着一种静物般静穆的美感。他似乎比较愿意在方形的纸幅间把物象安排进一个恬静、淡泊的环境中,而与他的人物画形成强烈不同的风格。在此件作品中,作者把荷花安排成一个一个的点,并不遵循一定之规、一定之法,杂,甚至有些乱;而颜色也因为透视或光线的关系而变化。与黄绿、嫩绿、深绿的荷叶相映衬的是纯白色的荷花,松松散散地分布于画幅的各个角落,但似乎每个花瓣都有光影的变化。这是林风眠的过人处。不过,林风眠如此安排,显然是别有深意的。散点似的荷花荷叶,实际上即是他对故乡星星点点的记忆,对那个平静的、恬淡的世外桃源般的故乡的割舍不了的情怀。
黄胄的《葡萄熟了》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葡萄熟了》的题材为黄胄再熟悉不过的边疆人民丰收季节的欢乐场景。此件作品创作于1990年8月,当是作者对新疆生活的忆写之作。是时,炎黄艺术馆已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即将竣工。作者的欢乐心情充溢了整个画面。此画描绘了一位维吾尔少女与两位乐手,在葡萄藤蔓的背景衬托下,翩翩起舞,享受丰收的喜悦场景。黄胄用速写式的笔法刻画出了少女和乐手的生动形象,以充沛的激情使画面保持一气呵成的气势,揉粗犷、泼辣的速写线条于国画用笔之中,既保持了速写中的鲜活与激情,又加强了水墨语言的表现性,增强了笔墨的张力,使画面飞动而热烈。《草原情趣图》是黄胄描写草原题材的作品,表现的是哈萨克人用草原逐戏的方式来表达爱情的游戏,其浓烈的生活情趣让人生出无限向往。
此外,齐白石的《菊花》《群蟹图》、潘天寿的《伫立》、陆俨少的《李白诗意》、魏紫熙的《黄山高秋》、钱松岩的《长城万里风光无限》《湖光山色》、何海霞的《松鹤遐龄》《华山》、石鲁的《印度舞》、于非闇的《浓艳破狂愁》等都是值得期待的作品,近现代书画板块以整体强势之态呈现中国书画的精彩与魅力。
三、当代书画 可圈可点
当代书画板块,白雪石、王明明、何家英、史国良、方楚雄、黄永玉、崔子范、南海岩等均有力作呈现。史国良的《转经图》《黄金路上汗水多》《收获时节》等件件珠玑,《转经图》是一件46.7平尺的大尺幅作品,画面由9个人物构成,首位的是一个高大威猛的藏族男子,手里拿着转经筒,其身后跟着抱孩子的妇女、双手合十闭目祈祷的虔诚小孩、拄着拐杖并由一人搀扶着的老妪、背上背着小女孩提着水壶转着大转经筒的妇女以及拿着菩提珠转着大转经筒的女子。顺着背上小女孩的眼神,画面的右下角还有两只狗,正闲散的看着虔诚的人们。《黄金路上汗水多》是丰收题材的作品,尺幅也不小,金黄的麦田、收割的人群,一派热闹欢快的气息。史国良此类题材作品尝试用各种画面形式体现,竖长形、横长形以及如此幅的方形构图,皆能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浓烈气氛。何家英的《映月》《柳荫相思图》均是上乘之作。《映月》是一件颇显唯美的作品,这一次,他将美丽的少女置身于月光下,在山水之间传递一分安宁。白雪石的《幽谷梅香》《松山飞瀑》尽显山水的雄奇与秀美;黄永玉的《荷塘》大尺幅画面热闹非凡,一种孩童般的天真与经年累月修炼而成的娴熟技艺得以完美结合;崔子范的《荷花》则是另一种热闹的方式,在理性中透露着生命的气息,在绚烂中又回归到平淡;贾又福的《云开图》表现了西北深沉博大的气韵;岭南画家方楚雄的《绣球双犬》绘绣球花下玩耍的两只小狗正被蝴蝶吸引的场景,画家笔触干净、敷色清爽,物态栩栩如生。白伯骅的《金陵十二钗》以白氏仕女手法再现红楼梦里十二金钗的风采,十分难得,白伯骅因其纯熟的技巧、严谨的画风和传神的笔墨而被收藏界所看好,市场拍卖价格也稳步上扬,并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四、古董文玩盛推“乾隆朝”
古董文玩专场在2009秋拍“康熙朝”取得好成绩的前鉴下,本次春拍推出“乾隆朝”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以少而精的拍品来迎合藏家们的口味。颇为亮眼的是一件清乾隆粉彩宝相花纹折沿洗,这件拍品为海外私人收藏,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法国东方艺术研究专家梁琏女士特为此撰写文章。该器口径32厘米,圆口,折沿,弧壁,浅腹,平底,器足宽厚,足脊滚圆,胎质洁白精细。除圈足外通体施粉青釉为地,釉面紧緻细润,以粉彩描绘各种形态各异的缠枝莲及萱草纹,口沿及盆内饰有三圈描金。粉彩是清代彩瓷品种之一,始创于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朝达到顶峰。它以柔和细腻见长,有别于色调对比强烈的五彩暨硬彩,而被称为“软彩”。彩料中由于掺入铅粉,绘制时用分水法冲淡的色调,具有粉润秀雅的艺术风格。善于表现物品的质感,对果叶蓓蕾、翎毛花卉的描绘注重精细,并使图案有阴阳向背,层次分明且晕染细致的效果。本器色彩丰富,红粉黄绿青蓝紫与金色交相辉映,尽显盛世万千气象;同时因粉青釉衬底,釉色柔和,又平添了一分素雅祥和之气。粉青釉上施粉彩也是乾隆官窑瓷器制造时喜用的一种技法。在故宫或其它博物馆及重要私人收藏中都可见到。缠枝莲纹源自西域,在佛教文化艺术中运用颇多,后来逐渐演变为寓意美满幸福的吉祥纹饰,是清代乾隆朝瓷器上的典型纹样之一。萱草又称忘忧草,宜男草,也是清代康,雍,乾三代艺术品中常用的祥瑞纹饰,表达了对多子多孙多福,快乐无忧长寿的美好祝愿。
另有一件清乾隆仿古汉兽环耳壶,很是引人瞩目。此件仿古汉兽环耳壶为模仿汉代兽首衔环铜壶造型,然而也并不拘泥于原有形式而略有变化;以和阗白玉籽料雕琢而成,质地温润如羊脂,色泽均匀,凝厚醇郁,局部略带石皮;圈足底部暗刻“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隶书款。纵观各博物馆所藏乾隆时期仿古玉器的底款,多为“乾隆仿古”或“大清乾隆仿古”,字体风格也分多种。此器底款与台北所藏一件玉兽耳衔环钟的底款的书写风格、雕刻技巧几乎完全一致,应为同一人所刻。此件白玉铺首衔环耳瓶无论材质、样式、做工、属款都堪称乾隆时期仿古玉器的典型作品,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摹古、仿古、尚古、师古之情,体现了乾隆时期精湛的工艺水平,颇值玩味!
本次油画雕塑专场推出苏天赐油画专题。苏天赐师从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画家之一。他善于用色彩诠释风景,有着中国水墨的气韵。本次专场推出有《太湖之春》、《山花》、《东山红叶》、《霜叶》等作品,还有石齐的油画作品《养鸡姑娘》以及一批以“山水梦境”为主题的名家风景绘画。雕塑有曾成钢钛合金雕塑《圣火接力》、张利的《藏族姑娘》等。
中国书画各个时期的众多精品和凸显乾隆盛世完美工艺的古董文玩,将本年度春拍打造成了一场艺术的盛宴,喜爱收藏的人们可以徜徉其间,尽情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