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展 时 间
10月31日10:00—11月1日10:00
拍 卖 时 间
11月1日10:00—11月3日21:00
北京荣宝·茶道具专场网络拍卖会将于10月31日10:00—11月1日10:00开启线上预展,并于11月1日10:00开拍,11月3日21:00结拍。
日本的茶道发展源远流长,早于奈良、平安时代,日本已有饮茶习惯。受唐宋时期煎茶与抹茶道的影响,直到室町时期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审美的意识引到茶汤,使得日本茶道初成体系,后为里千家千利休居士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形成日本茶道“和敬清寂”为根本一直沿袭至今。日本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香道、花道也应运而生,三者并驾齐驱,大放异彩。同时期日本金工水平蓬勃发展,幕府之后直至江户明治时代,日本的金属手工艺水准在世界范围内一骑绝尘,金工茶道具与金工手工艺品逐渐演变为一种身份与权力的象征,与此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如龟文堂堂主波多野正平、龙文堂堂主安之介、金工大师正阿弥胜义、加纳夏雄、后藤一乘、海野胜珉等佼佼者,另一方面,明治时期的金工又是像是浩瀚宇宙的璀璨星辰,再无法企及,这也为后来的日本金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场拍品均附北京荣宝拍卖证书。
作 品 赏 析

人间国宝 三代山田常山作 常滑烧朱泥两件
昭和时期(1926-1989)
壶:直径10cm,高7cm
汤冷:直径8.2cm,高4cm.

日本煎茶道具 名家作品 白瓷侧把急须一对
昭和时期(1926-1989)
平安春峰:直径11cm,高10.5cm.
平安清昌:直径10.6cn,高10.5cm.

尚珉造 黎明轻金属象嵌饰皿
昭和时期(1926-1989)
长28.5cm,23cm,高1cm.

大判形 手打出纯银茶托五客
明治时期(1868-1912)
长12.2cm,宽8.3cm,高2.8cm,总重360g.

金谷五郎三造 黄铜打出内鎏银急须
明治时期(1968-1912)
直径9.5cm,高3.6cm,重173g,

九世五郎三造 蟠龙纹饰古铜盖置/琴炉
明治时期(1868-1912)
高7cm,直径6cm.原箱

太田垣莲月造 灵芝摘 提梁壶
江户时代(1603-1868)
高16cm,直径15cm,满水容量约700ml

大坂生驹堂 黄铜打出包银边茶托五客
明治末期-大正时期 (1868-1912)
11cm,高2cm,总重394g

二世藏六造 白银梅花形果子器
明治时期(1868-1912)
直径18.2cm,高2.4cm,重161g

三世藏六造 纯银柏叶式果子器
1934年制
长25cm,直径12,5cm,重164g

二代真清水藏六 青瓷袴腰香炉
明治-大正时期(1868-1926)
高10.5cm,直径10cm.,盖头重85g.原箱.

四代秦藏六造 秋菊纹锡茶入
昭和时期(1926-1989)
高6.5cm,直径6.5cm,总重287g

十世中川净益 饕餮纹铜花入
大正-昭和早期(1912-1989)
高22.3cm,直径7cm.

日本竹编瓶敷 壶垫
明治时期(1868-1912)
直径15cm,付原箱、绢布

日本竹编瓶敷 壶垫
明治时期(1868-1912)
直径15cm,付原箱、绢布

龟文堂造 羽毛形香盘
大正时期(1912-1926)
长24.2,宽6cm,重237g.

二代真清水藏六 银编网纹青瓷香炉(琴炉)
明治-大正时期(1868-1926)
高7.5cm,直径8.5cm,盖头重53g.

元明 龙泉窑青瓷三足香炉
元明
高7.2cm,直径7cm,火头重46.4g.

五郎三郎造 银急须
大正时期(1912-1926)
长17cm,宽10cm,高9cm.总重297g

螭龙纹古铜花瓶
明治时期(1868-1912)
高23cn,直径12cm.

初代玉川堂造 黄铜打出香炉
江户末期-明治(1603-1868)
高21cm,直径14cm,673g.付带原箱

龙寿堂造 战国纹饰 玉摘老铁瓶
大正时期(1912-1926)
高18cm,直径14cm,满水约900ml.

宫崎寒雉 铁壶
明治时期(1868-1912)
高19cm,直径17cm,满水约900ml

紫金堂堂主忠三郎造 铁壶
江户时期(1603-1868)
高24cm,直径15cm.满水约1100ml

晴寿堂造 老铁瓶
明治时期(1868-1912)
高17cm,直径20cm,满水约900ml.